4GwTYCsHeVq humor.huanqiu.comarticle二月二:祥龙昂首,万象启新/e3pmtdbjj/e3pmtddto农历二月初二,又被称为春耕节、农事节、青龙节、春龙节,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。“二月二,龙抬头”的传说起源于伏羲氏时代,伏羲“重农桑,务耕田”,每年农历二月初二这天“皇娘送饭,御驾亲耕”,自理一亩三分地。到周武王时,这种做法甚至被当作一项重要国策来实行,文武百官也参与其中。民间传说里,护佑中华的神龙会在“二月二”这天苏醒,腾云驾雾,遨游九天,兴风布雨,降下甘霖,滋润世间良田,护佑黎民苍生。民谚云:“二月二,龙抬头;大仓满,小仓流。”人们在这天祈龙赐福,许下风调雨顺、五谷丰登的美好愿望。今天,就让我们透过古诗词里的“二月二”,触摸“龙抬头”的别样风情。诗情画意赏佳节祥龙昂首,万象启新每年二月二之际,正值春回大地的当头。此时万物复苏,百草萌生,正是出游的好时节,所以这天还被称为“踏青节”。古时候,人们会在二月二这天挑选新鲜的蔬菜,以庆祝春天的到来,故又称二月二为“挑菜节”。诗人们在这一天面对不同的春景,也产生了不同的心境。北宋某年的一场大雨,打乱了张耒多日来对“挑菜节”的计划,他无奈地写下了《二月二日挑菜节大雨不能出》:久将菘芥芼南羹,佳节泥深人未行;想见故园蔬甲好,一畦春水辘轳声。早就想在二月二这天采些菘芥制作一道家乡美食,然而天公不作美以致无法出行。只好坐在家中想象着辘轳声响、春水浇灌的故园中,蔬菜长势良好的春日美景……明清以来,二月二还增添了“熏虫”的活动。明人刘侗、于奕正合著的《帝京景物略·春场》中记载:“二月二,龙抬头,煎元旦祭余饼,熏床炕,曰‘熏虫儿’。谓引龙,虫不出也。”为什么要熏虫?进入农历二月,天气渐暖,昆虫开始活动,有的虫子对人体健康是有危害,所以老百姓要在这天驱疫灭虫以祈安康。清代诗人蔡云的一首《撑腰糕》,让我们知道了彼时江南一带的人们在二月二那天还有吃“撑腰糕”的习俗:二月二日春正饶,撑腰相劝啖花糕。支持柴火凭身健,莫惜终年筋骨劳。春意正浓,大家互相劝说着吃隔年的花糕可治腰痛。好身体是寻常人家最重要的本钱,担柴挑米凭的就是腰板结实,有了健康的身体才能应对辛勤劳作,照顾好全家老小。二月二这天,民间习俗众多。在我国南方多地,这一天是土地公公的生日,称“土地诞”,有举办“土地会”的习俗;黄河流域则有围粮仓的民俗活动。如今,我们对于二月二最为熟知的习俗应该就是“理发”了,民谚云“二月二剃龙头,一年都有精神头”。在这万物更新的时候,剃头就是为了迎合这种蓬勃之气,让我们也从头到脚焕然一新。祥龙昂首,万象启新。借“龙抬头”之吉日,《讽刺与幽默》祝愿每一位龙的传人心怀宇宙浪漫,珍惜人间日常,春风吹得意,“龙”运正当头!文章/彭 晃插画/赵曙合1710204435475责编:讽刺与幽默讽刺与幽默171020443547511[]//img.huanqiucdn.cn/dp/api/files/imageDir/1fc49e95f16c6756c78b69401626c454u5.jpg{"email":"fcyymb@126.com","name":"讽刺与幽默"}
农历二月初二,又被称为春耕节、农事节、青龙节、春龙节,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。“二月二,龙抬头”的传说起源于伏羲氏时代,伏羲“重农桑,务耕田”,每年农历二月初二这天“皇娘送饭,御驾亲耕”,自理一亩三分地。到周武王时,这种做法甚至被当作一项重要国策来实行,文武百官也参与其中。民间传说里,护佑中华的神龙会在“二月二”这天苏醒,腾云驾雾,遨游九天,兴风布雨,降下甘霖,滋润世间良田,护佑黎民苍生。民谚云:“二月二,龙抬头;大仓满,小仓流。”人们在这天祈龙赐福,许下风调雨顺、五谷丰登的美好愿望。今天,就让我们透过古诗词里的“二月二”,触摸“龙抬头”的别样风情。诗情画意赏佳节祥龙昂首,万象启新每年二月二之际,正值春回大地的当头。此时万物复苏,百草萌生,正是出游的好时节,所以这天还被称为“踏青节”。古时候,人们会在二月二这天挑选新鲜的蔬菜,以庆祝春天的到来,故又称二月二为“挑菜节”。诗人们在这一天面对不同的春景,也产生了不同的心境。北宋某年的一场大雨,打乱了张耒多日来对“挑菜节”的计划,他无奈地写下了《二月二日挑菜节大雨不能出》:久将菘芥芼南羹,佳节泥深人未行;想见故园蔬甲好,一畦春水辘轳声。早就想在二月二这天采些菘芥制作一道家乡美食,然而天公不作美以致无法出行。只好坐在家中想象着辘轳声响、春水浇灌的故园中,蔬菜长势良好的春日美景……明清以来,二月二还增添了“熏虫”的活动。明人刘侗、于奕正合著的《帝京景物略·春场》中记载:“二月二,龙抬头,煎元旦祭余饼,熏床炕,曰‘熏虫儿’。谓引龙,虫不出也。”为什么要熏虫?进入农历二月,天气渐暖,昆虫开始活动,有的虫子对人体健康是有危害,所以老百姓要在这天驱疫灭虫以祈安康。清代诗人蔡云的一首《撑腰糕》,让我们知道了彼时江南一带的人们在二月二那天还有吃“撑腰糕”的习俗:二月二日春正饶,撑腰相劝啖花糕。支持柴火凭身健,莫惜终年筋骨劳。春意正浓,大家互相劝说着吃隔年的花糕可治腰痛。好身体是寻常人家最重要的本钱,担柴挑米凭的就是腰板结实,有了健康的身体才能应对辛勤劳作,照顾好全家老小。二月二这天,民间习俗众多。在我国南方多地,这一天是土地公公的生日,称“土地诞”,有举办“土地会”的习俗;黄河流域则有围粮仓的民俗活动。如今,我们对于二月二最为熟知的习俗应该就是“理发”了,民谚云“二月二剃龙头,一年都有精神头”。在这万物更新的时候,剃头就是为了迎合这种蓬勃之气,让我们也从头到脚焕然一新。祥龙昂首,万象启新。借“龙抬头”之吉日,《讽刺与幽默》祝愿每一位龙的传人心怀宇宙浪漫,珍惜人间日常,春风吹得意,“龙”运正当头!文章/彭 晃插画/赵曙合